close
思想和運球一樣。一方面,你可以悲觀地想事情,愈想整個人愈悲觀;另一方面,你可以樂觀地想事情,愈想整個人愈樂觀。


如果你曾經教過兒童打籃球或與打籃球的兒童接觸,你便會知道他們大多喜歡用一隻手運球-那隻較有力氣的手。

當你注意到一個孩子這麼做時,你也許會把他叫到一旁跟他說:「比利,你每次都是固定用一隻手運球,這樣對方的守衛很容易擋住你,使你沒有什麼選擇。你必須也能用另一隻手運球,才不會有那樣的情形發生。」

這時比利會說:「我不能。」你微笑地問:「你說不能是什麼意思?」於是比利會向你說明,當他用較弱的那隻手運球時,球便會到處亂滾。照他的想法,他「不能」。

你說:「比利,不是你不能,而是你還沒有去嘗試。」然後你向比利解是,如果他多練習,較弱的那一隻手也可以把球運得很好。這只是一種簡單的習慣形成。當比利練習夠了用另一隻手運球時,他開始了解你是對的。

在重新規畫我們自己的思考習慣時,這個原則也是同樣適用的。如果有人在我開始走上以希爾的方法為起點的自我創造之旅以前,問我為什麼不更目標取向和樂觀一點的話,我也會說:「我『不能』。」

但是我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:「我還沒有去做。」思想跟運球一樣。一方面,你可以悲觀地想事情,愈想整個人愈悲觀(那只不過是連續運球而已);另一方面,你可以樂觀地想事情-一次想一件事-愈想整個人愈樂觀。所謂的「自我創造」,其實就是「使自己成為理想中的人」的過程。

我曾經在書上看到,人類腦中每天會出現四萬五千個想法。我無法肯定這個說法的正確性,尤其是我知道有些人一天不過只有二、三個想法。然而,如果我們每天真有四萬五千個想法,那麼你便可以知道要改變悲觀的思考習慣,需要多麼大的耐性。

幾個正面的想法並不會改變整個思考模式。如果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,那麼你的腦筋通常已被牢牢地並重複地設定在這個方向,但是新思考模式的出現也不會花多少時間。曾經也是一個悲觀者的我,可以告訴你這樣的事情終會發生:你會改變,一次一個想法地慢慢改變。



就像高級課程的內容,你必須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左手,而不是避免用左手做你右手在行的事情。

但是不同的是,我們不需要藉由別人的認同或是否定,來強迫自己成長,我們可以藉由創造一個理想,用其中的動力來讓自己獲得樂觀的思考方式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12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